路徑日漸明晰德國“工業4.0”在挑戰中前行

原標題:路徑日漸明晰 目標任重道遠



■今日視點

新華社廢塑膠熱熔處理|廢塑膠熱熔押出記者 饒 博 沈忠浩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旨在將信息通信技術同傳統制造技術進行深度結合以保持制造業世界領先地位的一項發展戰略,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一概念自提出以來,實施路徑日漸明晰,但全面實現“工業4.0”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工業4.0”從概念到現實

在2011年4月的漢諾威工博會上,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沃爾夫岡·瓦爾斯特爾在開幕式上說,企業應該準備好迎接由互聯網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概念從此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並引發持續熱議。

為推進“工業4.0”項目,德國信息技術、電信和新媒體協會、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和德國電氣電子行業協會在2013年漢諾威工博會上正式成立瞭德國“工業4.0平臺”。

按照“工業4.0平臺”的定義,“工業4.0”代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產品生命周期內全價值鏈的組織和控制的一種新水平。在“工業4.0”條件下,人、物品和系統相互聯接,形成有活力的、實時優化、具有自我組織功能、跨企業的價值附加網絡。

從近幾年的漢諾威工博會看來,德國企業在“工業4.0”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發方面進展迅速。在2015年之前,在漢諾威工博會上展商對“工業4.0”大都停留在概念探討層面,在2015年的展會上不少大企業展出瞭示范性的“工業4.0”生產線,而今年的展會上許多中小企業也展出瞭自己的“工業4.0”產品和解決方案。

德國博世集團互聯工業創新小組負責人斯特凡·阿斯曼強調說,2016年博世集團在漢諾威工博會上展出的全部的“工業4.0”產品都已經投入商用,並非用來做實驗的展示品。

“工業4.0”既是進化也是革命

“工業4.0”是傳統制造技術同信息通信技術的融合,使得生產變得更具彈性、更加智能,互聯的程度更高、效率更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業4.0”隻是數字化生產的延伸。這也是越來越多業內人士將“工業4.0”視作進化的根本原因。

瑞士ABB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工業4.0”是在數字化時代快速和持續的進化,而ABB集團幾十年前就開始瞭數字化。史畢福認為,“工業4.0”同之前的三次工業革命不同,前三次革命都發生在工廠內部,而“工業4.0”將給生產的全價值鏈帶來變革。

雖然“工業4.0”並非以單一技術突破為特征,但“工業4.0”產品的開發、銷售以及其應用後帶來的影響都具備多種革命性特征。阿斯曼介紹說,在“工業4.0”解決方案的開發過程中,將IT和機械等不同領域的專傢集中在一起相互廢塑膠加工|廢塑膠處理工廠合作是一個挑戰。

德國西門子公司首席技術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工業4.0”技術的應用將給企業帶來三個維度的優勢。首先,勞動生產率會得到提高。其次,產品研發周期將大大縮短。另外,生產彈性將大大增加。

雷聲大雨點廢棄物處理|廢棄物濾網處理有點小

雖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工業4.0”技術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應用方面,德國企業卻顯得“雷聲大”而“雨點小”。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去年10月發佈的意向研究結果表明,德國中小企業在應用“工業4.0”技術方面要落後於大企業。

該研究旨在通過對德國機械工程企業的調查,獲取企業應用“工業4.0”技術的意願和能力情況。結果顯示,57.2%的參與調查企業表示已經有“工業4.0”項目。另有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表示聽說過,但還沒有採取行動應用“工業4.0”技術。還有9%的企業表示不太清楚“工業4.0”的概念。根據該研究得出的結論,人員和資金是德國企業在應用“工業4.0”技術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

未來面臨多重挑戰

截至目前,德國除瞭博世、西門子以及其他一些大型車企等之外,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在“工業4.0”技術的實際應用中都處於相對落後地位,這與“工業4.0”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首先,由於企業生產情況各不相同,完整的“工業4.0”解決方案通常都是針對用戶情況量身打造,這就給解決方案或者產品的開發帶來瞭極大難度。其次,由於“工業4.0”沒有普遍適用的“標準”產品,其銷售同傳統產品的銷售相比更加復雜。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工業4.0”項目發言人弗蘭克·佈呂克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小企業認識到“工業4.0”或將給他們帶來新的商業模式,提高生產率,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生產個性化產品以及在類似德國的高收入國傢確保工作崗位等好處。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對於一些問題依然存疑,比如投資安全、經濟回報、有資質的雇員數量短缺以及法律問題等。

佈呂克納認為,“工業4.0”的全面推廣應用在當前並不成熟,因為想要通過購買方式應用“工業4.0”解決方案幾乎是不可能的。“工業4.0”隻能依靠企業自己去開發。佈呂克納表示,“工業4.0”隻是一個願景,通往“工業4.0”是一個逐步進化的過程,最終實現預計需要10到15年時間。

(責編:趙竹青、馬麗)


推薦閱讀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落成 可能帶來系外脈沖星驚喜7月3日上午,隨著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我們希望通過FAST首次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傢天文臺副臺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佈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

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佈,“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佈,得到中國科普作傢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
arrow
arrow

    nljcr06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